和貢丸截然不同的口感,這石記魚丸的口感與牙齒十分「麻吉」。打得像麻糬一般的魚漿,加上經驗老道的手勁輕巧一捏,造就這般綿密帶著彈性的口感。一口咬下去,豐富的內餡還真令人意外,肉汁和著肉塊之餘,仔細的用舌頭辨認起來,還有香菇、荸薺;魚丸上,細細密密的小洞,正透露出手工捏製的線索。

        石記魚丸層次分明的口感,其實來自繁複的製程,也無怪乎儘管十分熱賣,但是新竹興學街上就只有「石記」加上也是親戚的「石家」兩家舖子專作這種石家人特製的魚丸。

        50 年老店的石記魚丸第二代當家的石燦文,長得憨厚,道起經營秘訣倒是直指其間巧妙:專業分工。魚漿原料是廠商提供的,石記把重心都放在調配獨到風味的內餡,和魚丸湯的搭配。

        乍看之下頗像福州魚丸,但石記版的魚丸在這內餡的調理上可謂十足下功夫。為了一口咬下的多汁肉餡的豐富感,首先得先熬上一鍋肉汁,加上蔥蒜調味,誘出肉汁的香氣;另外,還得醃一鍋生肉塊,兩者相混,才以老經驗的手勁測試魚漿密度,隨手揣出一顆顆因手工而形狀略異的魚丸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可透過「宅急便」的冷凍配送訂購魚丸外,舖子上為魚丸特調的湯頭也十分精心。豬大骨熬湯對上嘴邊肉湯底,原本是為節省成本,倒是意外的調出一鍋獨到的湯頭。光臨該店,不妨點碗綜合湯,魚丸加上切碎的嘴邊肉,十分可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生活玩家蔥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