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語教學的迷思

  某天,我和朋友(她是位幼雉園老師)在討論小孩子的教育問題,因為她本來想去應徵一些規模制度好一點的學校,但是在那裡那卻發現,無法學以致用,因為像何嘉仁、吉德堡那種學校,重視的是小孩子的英語學習,往往小朋友一整個上午都在美語老師的帶領下學習,還規定小朋友不能說中文。但是她確發現了有的小朋友於是一整天都閉上了嘴,一句話也不說。吃完飯,小朋友再睡個午覺,醒來時都下午二點了。只剩下短短的一個小時給專業的幼教老師,在這一個小時裡只能像填鴉班的上完所有的課,連與小朋友分享、成長的時間都沒有,就又要送小朋友上娃娃車回家了。她心裡很感慨,因為十年的專業幼教經驗卻在這種美語學校淪為助教,看到小朋友無法學到真正該學的,心裡又很難受... 

到底小朋友需要什麼?  

  我常在想,我們想要的,覺得重要的,真的是小朋友所需要的嗎?那麼小的孩子,他們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與觀念的確立並引發他們學習的興趣,如果一昧的把小孩交到美語老師手上,那麼他除了語言,又剩下些什麼?在那麼小的孩子身上我們看不到豐富的創造力,看不到邏輯觀念的建立,不知道什麼是溝通與協調,那真的是很可惜的。也許我是幾乎自己一個人長大吧,所以感觸特別深,如果家長有適度的陪伴與啟發,那至少人格會很建全,會引發他有學習的動機,我想這對小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吧!

  再者,中文其實是全世界最難的語言,如果沒有好好的扎根學習,而先接觸英文的話,那他上國小後,會很討厭中文,討厭學習。而且我也不認為只有學齡前短暫的學習,英文就會比人家好。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從小就學英文,但程度差異極大,現在也並沒有比較厲害呀。直至後來我才明白,不管任何東西、任何語言,都得持續不斷的學習才有成果,重要的是「持續力」。可惜我長大了才明白,不過雖然我現在在上成人美語補習班,但那是我自己想要的,所以上的很快樂,也更能體會與應用了。

考餅乾哲學

  我的朋友常告訴我,到底要給小朋友什麼?那是很抽象的,就像是「烤餅乾遊戲」一樣,小朋友與老師一起量麵粉、加水、捏麵團、到烤箱的使用、溫度的設定、安全的教育,到最後的成餅完成,看見小朋友開心的臉。其實,他們已經從中學了很多,像數學的應用、安全教育、創造力、團隊合作,這些都是多麼重要與可貴的。

打算生孩子嗎?

  艾玲,結婚後你打算生孩子嗎?要生幾個,要不要去上全美語的幼兒園。其實,我滿想當媽媽的,只是因為要念研究所,所以這個計劃得延個二年才能實現了,即然要生,那我想至少要三個,因為一個實在太寂寞了,我希望他有許多的兄弟姊妹一起長大。會不會上全美語學校,老實說我真的不贊成,可是到時可能心裡會掙扎吧,但我還是希望能親自帶小朋友,陪著他們長大,不知這個願望是否高了點吶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生活玩家蔥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